COOTL實教育|當下香港的教育就是要不近人情

新一個學年的小一派位結果公佈,有五間小學因為收生未能達到開班的最低標準,在新學年將不獲批准開辦小一。個別小學校長埋怨教育局的做法不近人情,要求政府有點彈性。又有校長說,如果早點知道結果,還可以有時間向國內的學童招手,爭取湊夠開班人數。

教育局長作出反駁說,「16人欠一人」不讓開班,與「15人欠一人」不讓開班,同樣也可以說是不近人情,又認為開班的人數不適宜再降低。

從未能開辦小一的學校角度,當然希望政府更有彈性,因為校方要考慮的不是教育理念的問題,而是學校的發展甚或生存問題。他們的所謂「不近人情」,意思似是認為政府對相關學校能否生存下去不關心。至於所謂如果「早點知道就可以向國內的學童招手,或許可以湊足開班人數」就更是有點本末倒置了。

因為香港的出生人數減少,部份學校收生早就有困難,已經有學校取錄了不少非本地的學童,政府也是似乎容許這種情況存在。但這做法對香港社會有什麼好處就從來沒有說清楚,沒有多少人會從教育理念去討論這個問題。以為這方法可令學校生存下去的校長,似乎也不會從這個角度去討論,因為對他們最重要的是要保住教席,保住學校。

眾所周知,香港社會對各級教育都有大額資助,教育也是用去最多公帑的公共開支項目。因此確實有需要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納稅人資助越來越多非本地的學童?

曾幾何時,據說因為香港是「國際城市」,政府也曾經在政策上向國際學校提供資助。問題是現在很多學校錄取的非本地學童,主要都是來自中國大陸鄰近香港地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很多都根本就不在香港,對香港社會也談不上有什麼貢獻。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向這些孩子提供巨額公共資源資助的免費教育?更何況政府已經在幾年前取消了對國際學校的資助了。留在香港的海外僱員尚且要自費為孩子供書教學,為什麼要香港人承擔一些根本不在地的中國大陸學童來香港讀書,還要天天大費周章要為他們入境上學及放學離境作出特殊安排。目的就是為了令收生不足的學校可以生存下去?

適齡學童的教育權利絕對不容侵犯,但現在這個狀況確實有點不合理,對香港的納稅人也不公平。提出這種說法的校長也顯然是未搞清問題核心。

香港在過去一年的新生嬰兒數字,大概只有32,000人。去年,也只是37,000名。換言之,再過多幾年,要安排小一派位的適齡本地學童,數字會比現時的44,000名小一學生大減,降幅是比現時人數先減少超過20% ,然後又會再多跌15%。如果教育局要「近人情」,每班的收生人數基線,可能就要降到只收得10個學生都可以開班,或者讓小學一年班有超過三成學生是來自可以讓各間學校校長及早招手的中國大陸。還是這個問題,為什麼香港人要承擔這個責任?

更何況,現在的政府還會在意每班的人數要進一步減少嗎?今天香港的教育,變成了洗腦教育,着重的不再是思維、辯證思考、批判思維這些高層次的智性培養,而是洗腦灌輸,是單向接收,是全盤接受官方核准了的資料及內容。這些都是水平很低、甚至是用心不良的教育意念。這種教育,其實一班16人,還是一班有60人,分別都不會很大。站在善用資源的角度,又要對仍然不得不向政府納稅的香港人公平一點,這一次我倒覺得要支持教育局長,就是要對收生不足的學校不近人情。政府連孩子的本性及未來人生都要透過洗腦教育來扭曲破壞,又有幾近人情?嚴格講,甚至可以說是反人性了!有幾多位校長曾經膽敢提出過這一個更關鍵的教育理念問題?這個問題都不敢問,還有什麼好質疑政府是否不近人情?

作者:鍾劍華@COOTL

COOTL的使命

為留港的下一代保存真相,為離散的港人凝聚力量, 堅持普世價值 ,貫通全球視野。
FB: https://fb.com/cootl.hk/
IG: https://bit.ly/3iC3vvb
YouTube: https://bit.ly/3tDzdyH
Website: http://cootl.org/

標籤: ,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