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案.第一百零三日審訊|黎稱不會邀員工一起抗爭 祈福德推新書:是時候讓年邁老人安享晚年

第一百零三日審訊重點

.黎智英在《蘋果》25周年慶祝會向員工感言指「冇人會逼你做烈士」,他庭上表示,「佢哋(員工)生命比起《蘋果日報》更加重要。」;

.黎不認煽動仇恨政府,稱英國為「前宗主國」、中國是「無恥無信的政權」只是陳述事實;

.黎回看2020528日中國全國人大5.28決定,一廂情願樂觀猜想國安法「不一定會如期實施」。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及串謀刊印煽動刊物等罪,周四(5日)續審,黎智英第11日作供,繼續接受辯方律師盤問,庭內播放黎在《蘋果日報》25周年內部慶祝活動發表感言的片段。黎在壹傳媒大樓中庭發言說:「用番對自己嘅責任、對社會嘅責任、對家庭嘅責任去做,冇人會逼你點樣去做,我唔會叫你哋點樣去做,冇人會逼你做烈士」。辯方問黎指受訪時提到有很多人選擇留港抗爭,而他表示要與這些人抗爭到底,與向員工發言內容又會否有矛盾?黎強調,他受訪時只說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員工的人生,「佢哋嘅生命比起《蘋果日報》更加重要。」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辯方呈上2020614日專欄《成敗樂一笑》的文章〈窒息中的香港人 逃亡還是抗爭〉,提及「港區國安法」會令香港變成失去自由法治的中國大陸城市,甚至會成為新疆一樣恐怖籠罩下的集中營,希望前宗主國英國鋪排賦予300BN(O)持有人居英權,文章又指香港教育制度變成「洗腦機器」。

黎智英否認將英國形容「前宗主國」是煽動仇恨中港政府,只不過是陳述事實,香港確實是英國前殖民地,也應賦予持BN(O)港人居英權,是承擔作為前宗主國的責任。至於以「無恥無信的政權」形容中國也並非煽動仇恨,因《基本法》對港人的承諾一一落空;而「洗腦機器」也是有權預測香港教育的未來,只是解釋港人移民的原因。

辯方問及黎智英獲悉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大會5.28決定內容時,《蘋果》社長張劍虹轉發新華社有關國安法條文的報道,提及的罪行包括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及勾結外國勢力,黎當時覆稱「沒新意」、「我看不一定會如期實施」。黎智英在庭上解釋,這是他當時一廂情願的樂觀想法。張劍虹又於2020619日發訊息給黎指「港版國安法應該不會有追溯期」,黎回應「最好是這樣,但中共信不過」,辯方問到會否相信他所做的事會被檢控?黎說:「有可能,因為我不信中共的話。」辯方續指,現在可見《國安法》沒追溯力?黎指「希望如此(I hope so)」。

祈福德推新書《麻煩製造者》:黎智英的故事就是香港的故事

壹傳媒前董事、「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 CFHK主席祈福德(Mark Clifford)周二(3日)推出新書《麻煩製造者》(The Troublemaker),描述黎智英在廣東極度貧困的光景偷渡到香港,由貧民搖身成富翁的蛻變。在這段日子中,黎智英成為堅實的天主教信徒,創立香港高銷量的親民主報章,他的信念最終導致鋃鐺入獄。祈福德接受《外交家》(The Diplomat)訪問時表示,黎智英的故事就是香港的故事,香港給了黎智英自由,他常說自己虧欠香港一切。

被被問及黎智英因被控「勾結外國勢力」而被捕,國際社會如何能有效聲援他時,祈福德認為,繼續將集點集中在黎智英身上,讓政客、政府官員,並在媒體與公民社會支持下,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理解到,黎在監獄比在外面更麻煩,「我們需要繼續對香港施壓,而港官試圖假裝自由城市的毀滅從未發生過。」他提到,中國可能會要求解除對港官的制裁來交換政治犯獲釋,並存在一條能夠緩解香港及中國經濟困境的「出口通道」。

祈福德認為,令人鼓舞的是,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諾將百份百把黎智英從監獄中救出,而英國首相施紀賢最近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話中亦公開提到釋放黎智英。他說:「黎智英並不渴望做政治領導,而《蘋果日報》的印刷機也不會重新啟動,是時候讓這位年邁老人可以平靜地度過晚年,與家人共度時光。」

案件編號:HCCC51/2022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