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輝刺警案|陪審團裁定死於自殺   遺書署名「香港大叔」藉行動制警暴:世上沒有命中注定,只有坐以待斃

去年7月1日在銅鑼灣刺傷警員後自殺身亡的50歲男子梁健輝,死因裁判庭周三(7日)完成一連五天的死因研訊,5人陪審團一致裁定梁健輝死於自殺。梁健輝的遺書在研訊中曝光,顯示他生前關心社會公義,亦對警方暴力罪行強烈不滿,冀藉行動制衡警暴。不過,警方心理專家在庭上卻將梁標籤為「替代性受害」,指他透過閱讀新聞,將他人的受害經歷套用在自身而作出施襲行為。警方的大律師更將事件推諉已被結業的《蘋果日報》,指在梁的住所搜出多份《蘋果》,令他產生仇警的想法。

梁健輝的死因研訊上周三(11月30日)起一連五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進行,由死因裁判官高偉雄處理,本周三(7日)完成研訊。3女2男組成的陪審團早上退庭商議約一小時後,一致裁定梁健輝死於自殺。有別於過往的死因研訊,陪審團並無提出任何建議,死因裁判官亦無就裁決發言。除了梁健輝的胞兄曾出庭作供外,梁健輝的家人在研訊期間並無出席旁聽,亦無委派律師代表到庭。據梁健輝的胞兄X透露,梁健輝的遺體已於去年7月22日火化,並在一個月後、8月22日按照梁健輝生前意願,將骨灰撒落坪洲附近海域。

根據梁健輝的胞兄X及同事形容,梁健輝雖然性格較為內向及安靜,但為人有責任感及工作上心,亦都想法成熟,過往無論跟家人或同事相處時,都無透露過自己的政治意見及想法。庭上傳召的心理專家作供時,也根據警方檢獲梁健輝的文件及日記內容,而判斷出梁健輝做事有條理及一絲不苟,組織力嚴密。

生前重視公義、關心社會 住所搜出多本名著

根據在死因研訊曝光的梁健輝遺書內容,及警方在他住所搜出的《蘋果》剪報與多本書籍,包括《槍炮、病菌與鋼鐵》、《正義:一場思辯之旅》及《The Last Governor》等,都反映梁健輝生前重視公義,關心社會,由早年的千億高鐵、取消強積金、雙非學童學費津貼,到2019年反送中運動,梁健輝都念茲在茲,一直默默關注。

庭上披露,梁健輝留下了4封遺書,分別是「公開的私事」、「後事」、「致香港警察」、「致香港Uncle Auntie」。梁健輝在「公開的私事」中向同事致歉,表示自己無法預先辭職,但仍存放了一筆支付給他所任職的維他奶公司的代通知金在銀行戶口,又安排了另一個銀行戶口支付後事開支,並表示會將遺產捐給香港記協。至於在「後事」中就交代希望火葬及將骨灰撒海,不設靈位。

在「致香港警察」中,梁健輝批評警方在過去兩年打傷市民及包庇罪犯,但警方拒絕認錯,而且無任何後果,再沒有法律能夠制衡警方,造成社會混亂,又奉勸加入警隊的新人應仔細思考清楚才做決定。

遺書提及行動成功要訣:保密、小規模及出其不意

在「致香港Uncle Auntie」中,梁健輝以「香港大叔」署名,提到香港社會有很多罪行,包括警方暴行及多宗死因不明的案件,但權力使人腐化,香港市民不但沒有方法制衡及影響警察,更要「夾錢畀警察」。然後,提到他的刺警計劃:「今天發生的事,是希望帶來制衡。世上沒有命中注定,只有坐以待斃。如果行動成功,係因為保密、小規模及出其不意。」

梁健輝續道:「今次決定這行動,是我隱約已經見到生命另一端。雖然人類壽命延長,但體能始終慢慢下降。最後都係一段長時間要人照顧,在床上慢慢枯萎。當生命到最後,你可能會問吓自己:『之前做嘅事會唔會令你自豪?世界因為你變好咗定變壞咗?自由咗定專制咗?』」

國安警指梁藏多份《蘋果》:「虛假失實、仇警及反政府」

不過,警方的代表及專家在死因研訊中,就將梁健輝描繪為思想極端的犯案者,暗示梁生前施襲是受《蘋果日報》影響,包括指他在2008年曾任職《蘋果日報》兼職資料搜集員兩個月。代表警方的大律師陸栩然表示,今次案件是因為「片面不實的資訊」,引致「極端激進的思想」,結果梁發動恐怖血腥違法的攻擊行為;又稱警方在梁的住所搜獲多份有標記的《蘋果日報》,暗示令梁對社會產生「根深蒂固的誤解」,仇警及對警方有「不實的片面想法」。作供的國安處警員劉錦釗稱,在梁的住所內搜獲多份《蘋果日報》,形容是「虛假失實、仇警及反政府」的資料。

隸屬警隊的臨床心理學家何穎思判定梁健輝可能出現「替代性受害」(vicarious victimization)的心理狀況,透過閱讀新聞,將他人的不幸遭遇套用在自己身上,最終進行施襲計劃及自殺。香港心理學會副會長張傳義指梁健輝有「極端執念」,從單一媒體接收資訊加強執念,令心理狀態進一步惡化

警方及政府高官在去年7.1梁健輝刺警案發生後,將案件定性為「孤狼式恐怖襲擊」,更嚴厲打壓及阻嚇市民自發悼念梁健輝,港大學生會評議會更因為公開感激梁健輝「為港犧牲」,結果4名港大生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宣揚恐怖主義罪,案件明年9月11日開審。

標籤: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