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在香港是一個有多年經驗的社工。沒有在主流的政府資助機構工作,由於關心基層,他每日穿梭香港的街頭小巷,比較貧窮的社區。無論上班還是放假,他都幫襯不同的小店,探訪那些清晨營業的「天光墟」,關心那清早起來,賺取微薄薪酬的基層長者。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來到英國,環境變了,但是人卻沒變。他仍然關心基層,關心長者。那時才剛到埗不久,還未有工作,他已經熱心地協助那些剛抵達英國的香港人安頓生活——駕車帶他們買傢俬,協助他們認識社區,為他們送貨⋯⋯等等。如果你未曾認識他,或者未感受過香港社工的熱血,也許你會認為是騙案——會唔會太殷勤?點會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收唔收錢㗎 ?背後係咪有啲咩目的?
如果背後真的有目的,那大概就是他希望來到英國的香港人能夠安頓生活,也感覺到溫暖,感受到有緊密社區關係的美好,甚至每人多走一步一起建設社區。所以他一直身先士卒,Pay It Forward。
慢慢建立了人脈,他便開始有了不少良好的工作機會。這就是他的目的吧?不,他把工作機會讓給其他香港人,希望他們有本地工作經驗。而他自己,則在英國打基層工,服務本地長者。
「我夠食就OK。」
也許是無私的「戰績」,又或許是個人魅力,他總能在自己的社區集結街坊力量,鼓勵大家在不同層面為社區出一分力,也會有商戶被感動,借出場地做社會服務,或與街坊無私地分享在英國創業的經驗。
在英國,有很多有心有力的香港人,他們有的想貢獻社會,有的想創業,卻苦無平台。他,英文能力不足,也藉著義工的翻譯嘗試與本地慈善機構、政府官員打交道,在社區內舉辦市集,讓港人體驗創業,讓一眾港人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可以品嚐家鄉食品,也讓本地人可以認識香港食品、香港產品、香港服務。
有本地老牌慈善機構派同事來參觀市集,說:「這個規模的市集,我們最少需要十個同事統籌,你們這次派出了多少同事?」
他笑說:「沒有,我們全都是義工呀!」
那本地同事驚訝得以為他在說笑。
但事實就是,整套計劃的籌備、執行、檢討、宣傳,全由義工負責。
面對別人的讚嘆,他總說:「社運嗰陣香港人仲勁!」
香港人勁唔勁?對本地人而言,有時係勁到怪獸一般的存在。
作者:泰來
專欄介紹:
來英數年,我像麥泰來般走過不同地方,遇見許多香港人。每個故事都蘊藏韌性與希望,是否極泰來的見證,也開闊了我的眼界,給我力量。
現在,我將這些故事與你分享,或許生命真的有更多可能性。
(故事背景有一定程度修改,也得到當事人批准刊登。)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