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時代2.0・特稿| 我們的Existential Moment——香港年青記者哭了

一早醒來打開手機,行家傳來《美國之音》炒人、《自由亞洲電台》被cut funding的噩耗。我透過一個蚊型群組向我想關心的朋友問好:「你好嗎?我OK。」大家開始不著邊際的「閒聊」。他說著他的初心,他的入行經歷以及遺憾。說著說著,他哭了;同谷的行家看到我們的對話,也流淚了。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蘋果日報》、《立場新聞》被結業後,一批香港記者遠走他鄉希望在別國自由土壤為香港收窄的言論空間,提供多一把不同聲音。年青一輩有的走進了美國官辦傳媒,有的努力向外媒挺進,有的甘願收取微薄的freelance人工也要完成「手足」故。我問他為甚麼時局如此艱難也要繼續做記者。被噤言者發聲、讓弱勢聲音被聽見是他的期許。在資訊爆炸的世界,仍然堅信有好多故事值得被知道、被聆聽以及被看到。

然而,大時代畢竟是大時代,不由我逆轉,也不由我控制。以為資源相對豐富的美帝大媒也進入倒數階段。經歷過《蘋果〉、《立場》案的香港記者如他,難免感到時局之艱難、想做記者之艱難。

如果僅僅說時不予我,也許談不上是existential moment。在這個行業面臨另一個危機時,他不斷反省「自身」,認為既然上天給他入了自由「大媒」,他理應要做得更好,然而,他自覺得自己好像白白錯失了上天給他的機會,沒有將自己發揮得最好最大。或許,這就是同谷年青行家也哭了的原因。

有行家告訴我,有部份《自由亞洲電台》員工是來自香港,親身經歷過《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等民主派媒體因為港區《國安法》而被逼關閉的事件,沒料到相隔幾年,任職的傳媒機構又一次因為政治原因而被逼停運,有人形容是「二次創傷」。

「好可惜。」他跟我說,指的是若連美國大型官媒也結業的話。我隔著電話也彷彿聽到遠方傳來的感歎聲。

我這裡入夜了。每逢夜深人靜去到類似existential moment,我往往會心痛地想起魯迅。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記者:具碩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 , , ,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