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記者協會表示,最少有8間小型傳媒或機構,以及20名新聞從業員與他們的家人,近日不約而同被查稅,收到稅務局的「補加評稅通知書」,催促受影響機構及事主在限期內預繳巨額稅款,惟無交代原因。有受影響記者的年薪被稅局「增加」近兩倍令其符合交暫繳稅的條件,所有受影響人士原本估計需向稅局預繳百萬港元,獲暫緩後仍要預繳9萬。記協指稅局審查期間錯漏百出,質疑在未有合理理由下對受影響的媒體及記者未審先罰。
報道無罪 知情有價 請即訂閱《追新聞》:
https://www.patreon.com/thechasernews
記協周三(21日)下午舉行記者會交代事件,受影響的媒體或機構除了記協本身之外,還包括《獨立媒體》、《法庭線》、《Hong Kong Free Press》、《爆炸頭》及《ReNews》等網媒。至於受影響的20人大部份是涉事機構的現任或前任負責人、董事或股東,部份受影響的家人是相關機構負責人的父母或配偶。稅局要求受查機構預繳約70萬港元稅款,獲暫緩後仍要預繳約30萬港元。至於受查的20名記者及他們的家人,合共被要求預繳約100萬港元稅款,獲暫緩後預繳約9萬港元。
記協主席鄭嘉如表示,稅局的評稅及指控離奇,以她本人為例,今年收到稅局追收她2018至19年度稅款。她當年在《香港01》任職年薪約23萬港元,該年度政府有2萬元稅務寬免,原本毋須交稅。惟稅局最新突然「增加」她當年收入至63萬港元,令其符合交暫繳稅的條件,在她提出反對後才獲暫緩繳交全部款項。鄭的父母亦受到牽連,被稅局審查薪俸稅、利得稅以至差餉。
鄭嘉如指部份被查的記者,在受查年度還未結婚,但無合併報稅的配偶同受審查;亦有人在受查年度無使用過父母免稅額,父母一樣遭查稅;甚至有人本身沒有任何商業登記,但被稅局加插一個不存在的商業登記號碼。
至於稅局針對受查機構的指控亦令人費解,有受查機構被稅局審查還未成立時的利得稅;亦有受查機構的所有銀行入賬交易都被稅局當作「收入」,但稅局卻無視同一交易紀錄內的出賬,包括開支或同一名下的轉賬。有受影響個案透過郵遞或親身遞交方式向稅局提出反對,但稅局卻聲稱無收過。
鄭嘉如指多間獨立小型媒體同時間被人查稅,質疑稅局是否被用作打壓媒體的工具。她指稅局在未有提出合理證據下,就要求受查機構或記者預繳稅款,是未審先罰,亦對記者及其家人構成壓力,不但對香港新聞自由有負面影響,亦非常影響外界對香港商業社會及制度的信心。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