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七十五年家國》
日月新天,站起來,七十五年。
再革命,鬥爭錯迭,箕荳相煎。
三十年左右轉線,八千萬人命關天。
舵手去,又撥亂反正,換轍弦。
民風墮,行封建;國格賤,壓人權。
再撥正反亂,倒退還原。
百年國恥頻翻炒,千秋黨孽待承傳。
只弄得,國民皆淪落,盡倒顛。
民國時代著名文學家魯迅的其中一篇最主要代表作品《阿Q正傳》,是於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在北京的《晨報副刊》分章發表的,距離今天已經是超過100年前的事了。
魯迅當年原本是要去日本學醫的,希望不會再有人像他爸爸一樣患病而不能得到適切的治療而死。後來,他決定棄醫從文,改為從事文學創作,原因就是省悟到就算中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如果不能在精神上及文明水平上有所提升,中國社會也不會有希望。於是便有了後來轟動文壇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這些重要文學作品。
顯然,魯迅作為文學家,是希望這篇小說能夠產生暮鼓晨鐘的作用,透過諷刺來警惕國民,希望國民正視當時普遍存在於很多中國人身上的愚昧、無知,甚至是對其他人的不仁與殘酷,對自己的過度寬大,及對世態及周遭荒謬狀態的麻木。
有文學評論者認為,魯迅先生並不滿意讀者把《阿Q正傳》看成只是滑稽的冷嘲,他的目標是希望揭露幾千年文化傳統所塑造的國民靈魂。阿Q是一個象徵性的大典型,他表現出來的種種行為及態度,以致其著名的所謂「精神勝利法」,其實就是中國國民精神逐步走向墮落的精妙象徵。而小說中的其他人物,也分別代表着這種病態的國民精神因應不同身份及處境而表現出來。
魯迅先生顯然希望阿Q這個主角及其他小說中的形象能夠引起各界共鳴,從而推動自省及更宏大的文明更新。
《阿Q正傳》這篇小說講的是當年的事,人物都是當年的人,發表之後迅即引起廣泛的關注及討論,而且成為第一篇發表不多久便引起外國關注的近代中國文學作品,充分說明小說成功地利用故事中的典型人物來說明當年普遍存在的現象。
假如這個對魯迅先生的原意評估沒有錯,那如果魯迅先生對百年後今天的國民狀態死而有知,應當也會感到十分失望,因為阿Q表現出來的愚昧、無知、麻木、不仁、自欺,到百年後的今天顯然沒有明顯的改變,反而可能越演越烈。阿Q所代表的扭曲國民性格,甚至隨着中國的經濟實力增強了,正以更野蠻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且延伸至國境之外。
作者:鍾劍華博士
本文為節錄版本,全文請到Patreon閱覽: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