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愛的讀者:
繼中央政法委之後,香港工聯會主席吳秋北與若干「大小粉紅」絡繹不絕地「追打」李先生!「揪北」更出言抨擊李先生為「曱甴王」,視之為「地產霸權之寇讎」。
對於這種「追打」,香港市民普遍並不放在心上,畢竟「揪北」代表的是工聯會的立場,實質上亦只是為他個人博取一次「光環」罷了。「亞洲首富」這一身份本來就是社會各界目光的焦點,一直以來都是話題人物,既受人敬仰,也常成為箭靶,褒貶不一。如今所見,不過是無數次類似情況的重演而已!
若干建制派人士與「土共」緊隨「阿爺」步伐,重演舊歷史劇本:企圖以解決1989年「六四事件」的套路來應對今日的「反送中」抗爭問題,其手法包括:一方面拖延回應餘下的四大訴求,另一方面則「大力扭軚」,轉移社會視線,嘗試以另一個深層次矛盾蓋過民間訴求,目的是化解這場社會危機。
眾所皆知,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早已嚴重,修例風波前,年輕新一代已對社會深感失望與怨憤。住屋開支沉重、「置業上車」艱難、生活壓力鉅大,年輕人普遍將「地產霸權」視為種種困境的根源。
根據這條主軸,建制派人士與「土共」開始行動,推出一位具象徵意義的「代罪羔羊」— 李先生自然成為首選。從表層看,李先生過去四十年在商場長袖善舞,早已於國際舞台建立聲望;其企業版圖橫跨地產、超市、電訊、酒店、碼頭運輸、交通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領域。
「追打」首先由中央政法委「開炮」,將香港「高樓價與生活壓力」等問題指向李先生。左派人士與土共隨即推波助瀾,提出:「大財團囤積土地、與官僚勾結,導致貧富懸殊嚴重」等說法,意圖煽動年輕人對「地產霸權」的憤怒情緒,令鬥爭升級。
再配合「大外宣」的輿論操作,嘗試把「反送中」運動重新包裝為一場單純由民生困局引發的風暴。由於李先生的企業集團遍佈多個行業,幾乎在每個香港人的生活中都佔有一席之地,「李氏影子」可謂無處不在。
於是,宣傳口徑逐漸集中為:「香港市民真正的敵人,應該是以李先生集團為首的『地產霸權』。」
吳明德博士
資深銀行家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