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禮物|修訂《逃犯引渡條例》的涵義 –【第三十七章:五大訴求與時局棋局 – 香港人取勝的三重關鍵】

親愛的讀者:

 

香港人暫時安然渡過了極有可能「遭到鎮壓」的8、9月,筆者估計「劇情尚會繼續發展」多一至數月;主要問題在於「非習派權貴」坐擁超越當權派數以十倍的資金,因此大可利用其在香港已建立的獨特權勢挑起事端,誘使習派再犯錯。

可是,這步棋子難以控制的原因在於:利益攸關者不再只是國內權貴,而是遍佈全球。因此,若要在這局面中取得均勢,抗爭者務必要在接下來的運動中注重「克己」與「恪守本分」。畢竟,我們早已洞悉,政府與中央領導人只是使用「老套技倆」煽動國內民意;當遲遲未見抗爭者逾矩時,便只能「狗急跳牆」指使爪牙有所行動,將破壞行為嫁禍他人,藉此製造實施戒嚴的藉口。

然而,在全世界文明人士的注視下,這樣的惡行不過是自曝其醜而已。一旦抗爭者不作出類似「暴動」的過激行為,政府與中央便失去嫁禍港人的理由,也就難以為出動軍隊鎮壓製造藉口,進而引發全世界發達國家的制裁。保住香港「一國兩制」的地位,避免最終禍及全港市民,抗爭者務必要能「忍」。

這場運動自6月9日以來,其目標一直明確,由最初「撤回修例」的單一訴求,擴展至「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從百萬人到二百萬人的遊行,政府的連番誤判令事態逐步失控,也令香港無法回到過去。

全球文明社會所不理解的是:既然香港人手無寸鐵,政府為何不回應全部五項訴求,而僅撤回修例一項?相對地,香港人為何堅持「五大訴求,缺一不可」?原因在於,香港人在回歸22年間目睹中國政府在港的作為,深信為確保在餘下的28年真正實踐「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唯一的途徑,就是實現「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這場由國內派系鬥爭所觸發的大博弈中,香港人要取勝,應從三方面著手:

(一)明確目標:必須力爭創造「河水不犯井水」的局面,讓年輕人靠自身力爭上游,而非靠「裙帶關係」和「拉幫結派」,為求名利不惜出賣價值觀與靈魂。

(二)上乘策略:「不流血、不被捕、非暴力,保留戰鬥力,不作無謂的犧牲,匹夫之勇容易,從容就義艱難,取得最後勝利是要靠智勇雙全的。」——避免局勢陷入惡性循環。

(三)核心能力:「智慧、道德、高科技」——年輕人應運用網絡平台和新科技,分享知識與經驗,在過程中學會處世智慧。運用策略時要靈活變通,要懂得「兵不厭詐」,不要掉進「道德潔癖」的陷阱。因此,
不論是「和理非」或是「勇武派」,關鍵在於如何以合適的手法、在正確的時機、以正當的理由,取回屬於我們的「真正的香港」。

 

吳明德博士
資深銀行家


🌟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追新聞》運作🌟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l18oylJ8o7ihugk4F-3nw/join

《追新聞》無金主,只有您!為訂戶提供驚喜優惠,好讓大家支持本平台,再撐埋黃店。香港訂戶可分享給英國親友使用。

優惠詳情:https://thechasernews.co.uk/追新聞訂戶注意-新黃店優惠嚟啦/

相關報道:

標籤: , ,


一齊撐起《追新聞》

一齊撐起《追新聞》

訂閱《追新聞》Patreon 支持,閱讀所有「追・新聞」、「追・專題」以及「追・專欄」的全部報道內容,有賴讀者付費月訂或年訂支持營運。

訂閱支持